莫拉克十週年 里山根經濟有成 林務局自99年起依國際間推動里山倡議 發展三個在地根經濟 協助青年返鄉創業(許亞第台北報導)

2019-08-09 05:19 報紙 民眾日報(The Commons Daily) 第06版台北政經 約1150字 70,200 
標示關鍵字
  【本報記者許亞第台北報導】莫拉克風災昨天屆滿10週年,農委會林務局、屏東科技大學與各相關社區共同發表從台24線到十八羅漢山的工作成果。十年來,省道台24線沿途的屏東三地門鄉與霧臺鄉,由部落社區的在地力量結合產官學的資源挹注與陪伴,以裡山倡議為指導原則,發展在地特色的「裡山根經濟」,結合生態原民文化與產業共存共榮,吸引原民青年返鄉投入,永續地方發展。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,回首莫拉克災後重建的十年來時路,一切從保全原鄉部落的根源開始。霧台鄉大武部落是莫拉克風災後,台24線上唯一決定全村回鄉重建的部落,是對故鄉的依戀,是團結與勇敢的的體現,除了文化上擁有獨特的大武語系,還保有21種珍貴的小米品系。

  林務局林華慶表示,國有林區位交疊原住民傳統領域林務局也以理解原住民族的思維,並依循原住民族傳統智慧使用自然資源,不斷調整與原鄉部落互動的步伐。與台24線的夥伴關係,是一個長期深耕的歷程,這期間,林務局選擇了對的人、對的團隊-屏科大陳美惠教授團隊,10年不算短的時間,讓林務局同仁最感動的是當莫拉克災後,部落第一個尋求協助重建的公部門是林務局,在那當下,同仁們覺得努力付出終獲得部落認同,也感謝團隊不辭辛勞在部落蹲點、輔導、溝通。

  昨天在「從台24線到十八羅漢山『裡山根經濟』十年有成:結合生態、農業與林業的創新實踐」記者會上,各社區夥伴、工作團隊及協力學者們遠道來到台北,共聚回顧十年的點點滴滴。魯凱民族議會主席包基成感性地說,莫拉克的風雨像是洗一場很大的澡,通過這個洗禮,族人更加成長茁壯。莫拉克風災令台24線沿線部落受創嚴重,隨之而來的是部落文化與人口流失。這些鄰近國有林班地的部落一旦從地圖上消失,珍貴的山林資源、傳統的魯凱族文化、祭儀與知識將永無重返的可能。

  因此,林務局自99年起依國際間推動裡山倡議的精神,與屏東科技大學陳美惠教授團隊攜手,在產官學資源與部落居民共同合作下,發展「生態旅遊軸線」、「農業循環經濟」、「裡山林下經濟」三個友善環境的在地「根經濟」,透過產業六級化的加值模式,協助青年返鄉創業,為振興台24線山村永續發展而努力。而同樣位於災區的高雄六龜,也在林務局計畫陪伴下走出了自己的路。結合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的導覽解說,實力堅強的農民與社區工作者成功發展在地產業為特色觀光行程。從台24線到十八羅漢山,裡山根經濟的十年有成,可說是「地方創生」模式的前身,不只創生更創「森」,以永續的山村經濟發展照顧山林,也用山林豐盛的物產照顧我們。

 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(左三)、林務局林華慶(右三)出席「從台24線到十八羅漢山『裡山根經濟』十年有成:結合生態、農業與林業的創新實踐」記者會。(記者許亞第攝)
 

高:27.83 CM. 寬:18.44 CM.